诺贝尔奖网站 |
http://www.nobelprize.org/ http://www.nobelprizes.com/ |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31-1940 | ||
193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未授奖 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量子力学的创立 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原子理论的新形式 193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未授奖 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中子的发现 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 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电子衍射 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 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回旋加速器的发明 194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未授奖 |
||
1901-1910
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伦琴
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磁性对辐射现象的影响也叫塞曼效应,是塞曼在1896年发现的。它是继法拉第效应和克尔效应之后又一项反映光的电磁特性的效应。塞曼效应更进一步涉及了光的辐射机理,因此人们把它看成是继X射线之后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贝克勒尔 批埃尔·居里 玛丽·居里
亨利·贝克勒尔是法国科学院院士,擅长于荧光和磷光的研究。1895年底,伦琴将他的初步通信:《一种新射线》和一些
X射线照片分别寄给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其中包括法国的庞加莱(H.Poincare)。庞加莱是著名的数学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1896年1月20日法国科学院开会,他带伦琴寄给他的论文,并展示给与会的科学家。这件事大大激励了亨利。贝克勒尔的兴趣。他问这种穿透射线是这样产生的?庞加莱回答说,这一射线似乎是从阴极对面发荧光的那部分管壁上发出的。贝克勒尔推想,可见光的产生和不可见X射线的产生或许是出于同一机理。第二天他就开始实验荧光物质会不会产生X射线。然而,贝克勒尔最初的一些实验却是失败的。正在这个时候,庞加莱在法国一家科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介绍X射线的文章,文章有一次提到荧光物质是否会同时辐射可见光和X射线的问题。贝克勒尔读到后非常很受鼓舞,于是再次投入荧光和磷光的实验,终于找到了铀盐有这种效应,他用厚黑纸包了一张感光底片,纸非常厚,即使放在太阳下晒一整天也不至于使底片变翳。他在黑纸上面放一层铀盐,然后拿到太阳下晒几个小时,显影之后,他在底片上看到了磷光物质的黑影。然后他又在磷光物质和黑纸之间夹一层玻璃,也作出同样的实验,证明这一效应不是由于太阳光线的热使磷光物质发出某种蒸气而产生化学作用所致。于是得出结论:铀盐在强光照射下不但会发可见光,还会发穿透力很强的X射线。
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利 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阴极射线的研究 勒纳德
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J.汤姆孙 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 迈克耳孙
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大学的李普曼(Gabried Lippmann ,1845-1921),
以表彰他基于干涉现象用照片重现彩色方法所作的贡献。 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无线电报
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范德瓦尔斯
|
||||||||||||||||||||||||||||
1911-1920
——热辐射定律的发现
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达伦
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卡末林-昂内斯 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晶体的X射线衍射 劳厄
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6年未授奖 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元素的标识X辐射 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巴克拉(Charles Glover
Barkla,1877-1944),以表彰他发现了标识伦琴射线。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普郎克 19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斯塔克效应的发现 斯塔克
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纪尧姆
|
||||||||||||||||||||||
1921-1930
1921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 尼尔斯·玻尔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 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光谱学 卡尔
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家
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 佩兰
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A.H.康普顿 C.T.R.威尔逊 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热电子发射定律
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路易斯.德布罗意 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拉曼效应 拉曼 |
||||||||||||||||||||||
1931-1940
1931年未授奖 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力学的创立 莱比锡 海森伯
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薛定谔 狄拉克 1934年未授奖 1935年诺贝尔学奖
——中子的发现 查德威克
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衍射 戴维森 G .P .汤姆孙
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费米 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旋加速器的发明 劳伦斯 1940年未授奖
|
||||||||||||||||||||||
1941-1950
1941年未授奖 1942年未授奖 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分子束方法和 质子磁矩 斯特恩
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拉比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
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布利奇曼 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离层的研究 阿普顿
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布拉开 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预言介子的存在
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鲍威尔 |
1951-1960
——人工加速带电粒子
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哈维尔(Harwell)原子能研究所署的考可饶夫(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
,1897-1967)和爱尔兰都在柏林大学的瓦尔顿(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1903-1995),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用人工加速原子性粒子的方法使原子核蜕变的先驱工作。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核磁共振
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泽尔尼克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 用符合法作出的发现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兰姆 库什 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晶体管的发明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切连科夫效应的发现和解释 切连科夫 夫兰克 塔姆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泡室的发明 格拉塞 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加州大学的格拉塞(Donald A . Glaser ,1926-
),以表彰他发明了泡室. |
||||||||||||||||||||||||||||||||||||||
1961-1970
——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 霍夫斯塔特 穆斯堡尔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凝聚态理论 朗道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的朗道(Lev D.Landau,1908-1968),以表彰他作出了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维格纳 玛丽·戈佩特-迈耶夫人 延森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维格纳(Eugene Paul Wigner,1902-1995),以表彰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特别是通过基本对称原理的发现和应用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物理学家玛丽·戈佩特-迈耶夫人(Maria Goeppert-Mayer,1906-1972)和德国物理学家延森(J.Hans.D.Jense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核壳层结构方面所作的贡献。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 汤斯 巴索夫 普罗霍罗夫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汤斯(Charles H.Townes,1915-
),另一半授予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巴索夫(Nikolay G.Basov,1922- )和普罗霍罗夫(Aleksandr
M.Prokhorow,1916- ),以表彰他们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导致了基于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原理制成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朝永振一郎 施温格 费因曼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东京教育大学的朝永振一郎(SinItrio Tomonaga,1906-1979),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的施温格(Julian S.Schwinger,1918-1994)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费因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1988),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所作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磁共振方法 卡斯特勒 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的卡斯特勒(Alfred Kastler,1902-1984),以表彰他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
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贝特 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贝特(Hans A.Bethe,1906- ),以表彰他对核反应理论所作的贡献,特别是涉及恒星能量生成的发现。
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共振态的发现
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磁流体动力学和新的磁性理论 |
||||||||||||||||||||||||||||||||||
1971-1980
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超导电性理论
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射电天文学的先驱性工作
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y粒子的发展
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低温研究和宇宙背景辐射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_P破坏的发现 |
||||||||||||||||||||||||||||||||||||||||||||||||
1981-1990
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变理论
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和Zo粒子的发现
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微子的研究
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 |
||||||||||||||||||||||||||||||||||||||||||||||||
1991-2000
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多斯正比室的发明 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几公里的快速旋转的"宇宙信号"(假如有一个人站在脉冲星上,其重量会比在地面上大千亿倍)。 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子谱学和中子衍射技术
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荷兰科学家杰拉尔杜斯·胡弗特和马丁努斯·韦尔特曼,以表彰他们在理论上解释了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若尔斯阿尔费罗夫 基尔比 赫伯特克勒默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位物理学家共享。获得者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埃里克·康奈尔(Eric A.Cornell)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尔夫冈·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 )教授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卡尔·维曼(Carl E. Wieman)教授,他们的主要研究工作为原子物理领域中的"稀薄碱性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和"对冷凝物的早期基础研究工作"。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左起--贾科尼、戴维斯、小柴昌俊 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多-贾科尼。 小雷蒙德-戴维斯来自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天文学系,小柴是日本东京大学初级粒子物理国际研究中心已经东京大学的科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们“在天体物理学 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尤其是他们发现了宇宙中的微中子”。另一位获奖的是美国华盛顿特区联合大学的里卡多-贾科尼,以表彰他“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尤其是他的研究引导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 |
|
||
2002年以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情况请浏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