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紫外灾难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上一代人能取得自然知识的如此神奇进展,应归功于人们从传统思想束缚下获得的这一解放。 ——玻尔
一、紫外灾难
19世纪末,由于冶金等各方面的需求,人们急于知道辐射强度与光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单靠实验逐一找对应点的方法,犹如钝刀子割肉。当时维恩和瑞利-金斯分别发表了两个公式,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1.辐射强度随波长变化的规律图
2.维恩定律
ρ是辐射能密度,ν是频率, T是温度。
在短波区和实验结果符合,而在长波区不符。
3.瑞利——金斯定律
在长波区和实验结果符合,而在短波区不符。而且当波长接近紫外时,计算出的能量为无限大!
但瑞利——金斯等人得出的共识,是根据经典物理的理论严密推导的,瑞利和金斯也是物理学界公认的治学严谨的人,理论值与实验值在短波区的北辙南辕,使人们不得不称之为“紫外灾难”。
紫外灾难也就是经典物理的灾难。
二、普朗克独步一时的研究
1.普朗克 (1858-1947) :诞生在德国,中学毕业后,踌躇于物理和音乐之间,老师劝他不要选物理,但普朗克选择了物理,于1879年获得博士学位。
个人生活不幸,第一个儿子死于一战,二儿因要谋刺希特勒而牺牲。一次空袭中,家被炸毁。
2.普朗克的内插公式
当ν→0,即在长波范围,普朗克定律变为瑞利——金斯公式。
当ν→∞,即在短波范围,又与维恩定律一致。
将维恩公式和瑞利公式综合在一起,理论值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3.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普朗克写道:“即使这个新的辐射公式证明是绝对精确的,但若仅仅是一个侥幸揣测出来的公式,它的价值也只能是有限的。”普朗克并不满足于自己的一得之功。
他大胆地将热力学的熵与能量的分配相联系,独创了能量子理论。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恩格斯
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提出了一个假设,即能量可以划分成n个相等的小份,每个小份叫能量子,每个能量子又与频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h。
这一天,被称为量子力学的生日。
h——普朗克常数,就好象普罗米休斯从天上引来的一粒火种,使人们从传统思想的束缚下获得了解放!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康普顿效应等都是普朗克假说的发展结果,是经典物理所不能解释的。
这个发现将人类的观念——不仅是有关经典科学的观念,而且是有关通常思维方式的观念的基础砸得粉碎。 ——玻尔
普朗克于1918年获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