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News | Magazine | Library | Encyclopedia | Review | Essay | Forum
2002
返回首页
所在的位置:三思→三思藏书架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第二篇 科学家的基本特征

第8章 科学家的动力源泉


  老实说,艺术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之所以创作,应当是受到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所驱使:即使他们的工作没有报酬,他们也愿意付出代价来取得从事这项工作的机会的。但是,我们是处在教育形式大大排挤掉教育内容的时代里,是处在教育内容正趋于日益淡薄的时代里。人们现在在取得较高学位和寻求一项可以看作文化方面的职业时,也许更多着眼于社会名气,而非着眼于任何深刻的创造冲动。   ——维纳

  1985年,法国巴黎图书沙龙通过法国驻各国使馆、法兰克福图书节、瑞士法语日报《二十四小时》驻外国记者分别邀请各国著名作家就“您为什么写作”这一问题撰文,各抒己见。在法国《解放》杂志刊出的400名作家的回答形形色色,各不相同[1]

  “我从事写作,因为我不能做其他事情。”

  “问我为什么写作,我的回答是:它使我着迷。”

  “为什么写作?因为这是我的兴趣所在。”

  “我从事写作,因为我是一个写作的动物。”

  “写作,是我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一种嗜好。”

  “写作是我的自我需要。”

  “写作是我的职业,我的工作,同时又是我赖以生存的手段。”

  “为什么写作。我最简单的回答是: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

  “我写作,是由于心理的恐惧与愉快。”

  “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提得简单,回答起来也自然直率:我之所以写作,是因为童年时代起我就感到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否则,我就感到不安和难受。”

  “我写作,是为了创建我需要的住所;我写作,是因为写作的奇妙与魅力远比我强大;我写作,是因为我认为谬误、堕落与不公道是不合理的;我写作是为了活着;我写作是为了存在;我写作是因为我写作。”

  “为什么写作?我不知道。明天也许会明白的。”

  “关于写作,我无言以对。此乃神奇之功,对此我一无所知。”

  尽管文学家们给出的答案像他们的作品一样丰富多彩,事实上正如一位法国作家所说,为什么写作“是一个无限烦人的问题。对此,人们的研究往往颇费心思,而人们的回答往往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问题的多次提出,反而加深了人们的忧虑和质疑。生活中的这一页,其动力由何而来?难道这预示着页未有终?为何要耗费如此之多的精力呢?所追求的优势何等目标?希望之何在?”

  我想如果要问科学家的话,很多的回答会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可以将“写作”一词用“从事科学”来替代。当然,这并不表明作家的动机会与科学家动机的一致。我们可以在科学家的“我的科学生涯”、“我是怎样走上科学之路”的一类自述性文章或者科学家传记中寻找各种不同的答案。同样,也会像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钱德拉塞卡(S.Chandrasekhar,1910-)所言,“正如每个科学家的嗜好、气质以及对科学的态度是千差万别的一样,每个科学家追求科学的动机和涉及到的范围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科学的追求极其动机’是个很难讨论的题目。除此之外,在科学家的整个一生中,他们的动机很容易发生巨大的变化,的确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2]


1、行为研究中的人性假设

  所谓人的动机,就是诱发、活跃、推动并指导行为指向目标的内在驱动力。当人有了动机后,就会导致一系列寻找、选择、接近和达到目标的行为。如果人的行为达到了目标,就会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满足。

  人性假设是人类行为研究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基础概念。管理学认为,人力资源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对人性的不同假定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出发点、管理方式和手段,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不同的资源配置模式。每一种人性假设也就规定了激励人的行为动机的基本出发点。

  比较流行的人性假设有:①受雇人(机械人、工具人)假设:每一个人都是被某一组织雇用的机器或者工具,他的职能只是接受组织的管理完成组织交与的任务,工作是他迫不得已的生活手段。人是典型的被动行为者、天生的偷懒者,离开了管理就会逃避工作。②经济人假设:人的一切行为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工作的动机是获得经济报酬。人是主动追求金钱的典型动物。③社会人假设: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④管理人假设(自我实现的人):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行事范围内做出决策自主工作。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个人成就感是自我发展的动力。⑤复杂人假设:人具有个性差异,普遍的人性是不存在的。

  科学家是科学研究活动的执行者,是科研机构的最宝贵的资源。分析某一个科学家的行为动机也不能离开上述人性假设。例如,作为受雇人假设,科学家研究活动需要外界系统的监督管理;作为经济人假设,高的报酬(薪水和奖金)是吸引科学家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人假设,科学家需要在一个关系融洽的组织里工作;作为管理人假设,科学家希望能在一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且管制较少的组织里和学科领域里工作;作为复杂人假设,科学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有不同的需要。科学作为职业之后,各种各样的人加入到科学家群体之中,其行为动机更是呈现多样化。

  其实,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例如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音乐家、哲学家等,直接定义他们为“创新人”似乎简单明了。“创新人”乐于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或者自己从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例如建设新的国家、创办新的企业、发现新的知识、发明新的技术、谱写新的音乐、用各种新的方法和新的视角分析历史的、眼前的或者未来的一切问题。激发和激励创新人的行为动机的办法就是创造各种条件把他们的创新能力发挥出来。


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与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人本心理学家,以自我实现理论蛮声世界。在马斯洛的理论里,任何行为都有其动机,动机来自于需要的层次,成就来源于自我实现的动力。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里,由下至上按梯级排列为:

  ①生理需要,包括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和性等的需要。

  ②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需要安全、稳定,需要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它对应于人的求生本能。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和实际的联系,包括交友、追求爱情、社会团体的认同。

  ④尊重需要,人们希望得到一种稳固的高评价,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⑤认知需要,包括求知、理解、探索和好奇。

  ⑥审美需要,表现为人们追求对称、秩序和和谐。

  ⑦自我实现需要,人们追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并达到最大化。

  马斯洛认为,上述7种需要都是天生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个体生存必须的需要是低级需要,也叫缺失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是个体生存必需的、但能促使人的潜能最大发挥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又叫成长需要。在需要的等级里,只有某一水平的需要得到至少部分地满足后,下一水平的需要才会萌发;或者说,只有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地得到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成为行为的动机,才变得具有支配力。

  至少,在分析科学家、艺术家、领袖等特殊人群的动机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暴露出某些缺陷来,一是过分强调低级需要的先天性,模糊了人的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差别,忽略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等社会因素对人的需要起的重要作用;二是过分强调了低级需要的重要性,即强调没有低级需要就不可能有高级需要,而未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三是混同了不同人群的需要的差异性,对需要的满足因人而异,一般人更多地偏向低级需要即沉湎物欲、肉欲等的满足,也就是说,一般人在缺失需要得到满足后不一定能过渡到成长需要,另外的人则倾向于高级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一般人看来并非得到了低级需要的满足。或者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比其他需要更重要的优势需要,这个优势需要决定了他的行为动机。

  如果通过另外一些对应的词汇来理解层次需要,可能会对把握和完善马斯洛的理论有帮助,即生理需要对应物质追求,人们对物质追求有贪婪与清淡之分;安全需要对应寿命追求,但生命的长短与生命的贡献不能等同;归属与爱的需要对应社会的认可度,虽然人有合群倾向,但人也需要独处;尊重的需要对应于个人心理的满意度,它决定于人们对地位、名誉等的敏感程度;认知与审美的需要对应智力的肯定;自我实现需要对应于精神境界的极度升华,也即实现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因此,根据人的差异,需要也同样表现出差异,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没有严格的高低层次之分,低一级需要到高一级的需要可以跃迁。比如,领导者可以在完成尊重需要层次后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快感;科学家则在认知的需要层次后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峰。

  2)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他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

  ①成就需要即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个体的成就需要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要。高成就需要者的特点是:他们寻求那种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他们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高成就需要者事业心强,有进取心,敢冒一定的风险,比较实际,大多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高成就需要者对于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各半的工作,表现得最为出色。他们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的工作,这种工作碰运气的成分非常大,那种带有偶然性的成功机会无法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同样,他们也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的工作,因为这种轻而易举就取得的成功对于他们的自身能力不具有挑战性。他们喜欢设定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奋斗目标。对他们而言,当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

  ②权力需要即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境,他们也会追求出色的成绩,但他们这样做并不象高成就需要的人那样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感,而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或与自己已具有的权力和地位相称。

  ③亲和需要即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高亲和需要者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有时,亲和需要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突的回避。亲和需要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如果按照麦克利兰的理论推论,科学家应该首先是高成就需要的追求者,其次才是权力需要的追求者。他们在对成就和权力需要的追求中,同时获得亲和需要。


3、爱因斯坦动机说

  1918年4月23日,在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60岁的生日纪念会上,爱因斯坦作了关于探索的动机的著名演讲[3]

  “在科学的庙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实在也各不相同。有很多人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动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再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天使跑出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人的人都赶出庙堂,那么聚集在那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

  如果庙堂里只有我们刚才驱逐了的那两类人,那么这座庙堂就绝不会存在,正如只有蔓草就不成其为森林一样。因为,对于这类人来说,只要有机会,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他们都会去干;他们究竟成为工程师、官吏、商人还是科学家,完全取决于环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为天使所宠爱的人吧。他们大多数是相当怪癖、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尽管有这些共同特点,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很不一样,不像被赶走的那许多人那样彼此相似。究竟是什么把他们引到这座庙堂里来的呢?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

  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个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里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毫无疑问,爱因斯坦的动机说一种非功利的、为科学而科学的动机。爱因斯坦认为,自己和普朗克一样,是属于科学庙堂里的第三种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追求客观描述自然现象,揭示其内在的规律。科学的美感是世界体系的和谐,揭示这种和谐是科学家无穷的毅力与耐心的源泉。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于建立统一场论,是因为以玻尔为首的量子力学正统解释不能满足世界体系的和谐。


4、内部动机:从好奇心和兴趣开始

  所谓好奇心,就是面对新的对象而激发出来的惊讶、机动的情感;是对未接触过的对象产生的一种新鲜感和惊奇感,并促使主观以关心的态度去追求着一对象的一种感情趋势。好奇心是天生的,最初表现为儿童的天性,为对自然现象和新鲜事物的特别敏感。年青的父母常常因为小孩频繁问“为什么”而厌烦。

  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萌芽,是科学研究的内在条件。有了对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心,才会有探索的冲动,才能对已知世界产生不满和怀疑,从而制定科学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兴趣则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如果对所观察的事物只有好奇心而不充分重视并进一步研究,没有长时间的兴趣,那么好奇心只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好奇心可以引发人的专注热情,兴趣使这一热情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

  好奇心和兴趣人皆有之,并不是科学家的特质,但它们对科学家特别重要,因为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未知。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儿童的好奇心和科学家的好奇心的区别是较大的。儿童的好奇心科学家的好奇心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对表面事物和感官现象做出反映,它是瞬间的和无意识的行为,通过现有的知识和简单的行动能够得到满足;后者则是从隐藏在事物和现象背后的、彼此毫无关联的数据和资料的背后寻找答案,它不能及时得到答案。好奇心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而减弱,只有对某一事物持久的好奇才会形成兴趣。

  好奇心和兴趣导致科学家把专业研究当成自己的事业,制定为之奋斗的自我目标。随着科学家年龄的增高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少,对新出现的现象会按照已有的知识不加思考地进行简单的判定。因此,一些伟大的发现就会从他们身边轻易溜走。例如,约里奥-居里用α粒子轰击元素铍时,发现一种很强的射线。他没有深究,认为只是一种普通的射线,从而错过了中子的发现(后来被查德威克发现)。李比希曾经从海藻中提取碘,在提取的母液中总沉淀一层深褐色并举由刺鼻味道的液体,李比希对这种奇怪的现象没有注意,从而错过了溴的发现(后来被法国科学家波拉德发现)。


5、外部动机:科学家的报酬和职业声望

  职业声望是吸引新人进入职业的动因之一。1991年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进行过调查,在所列举的12种职业中,科学研究人员的职业声望雄居榜首[4]。2000年,《深圳周刊》、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精确新闻调查中心,对深圳百种职业声望进行了调查,并公布了调查结果。这次调查声望值得分最高的前10位职业依次是:(1)科学家(2)网络工程师(3)大学教授(4)软件开发人员(5)建筑师(6)飞行员、(7)中小学教师(8)翻译(9)大学一般教师(10)律师。作为百种职业中声望值最高的科学家,其声望分值与居第二、三位的职业拉开了一段不小的距离。在1998年进行的职业声望调查中,科学家的职业声望得分也是位居榜首。前后10年后科学家的职业声望都很高,证实了公众对科学家的尊重和尊敬。

  科学成为职业后,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粹动机就不得不与功利的动机共生了,爱因斯坦要驱逐的两类人可能会成为职业构成的主流。美国社会学家李克特认为,一个科学家可能会寻求或接受三种奖励中的任何一种:①科学活动中固有的奖励,如对科学做出贡献的满足感;②并非科学活动固有的、但是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并由科学共同体分配的奖励,例如,由其他科学家给与的职业上的承认;③主要由科学以外的来源获得的奖励,例如金钱和公众的承认[5]

  第一种奖励对应于爱因斯坦所说的非功利的纯粹动机,后两种奖励是由社会需要完成的。也就是说,在追求功利的时候,社会不是直接强迫科学家去从事科学研究,而是通过社会报酬制度和激励机制的诱导来实现的。首先,社会通过较高的职业报酬和职业声望使未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人愿意并能够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然后,社会通过对已经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家进行各种激励让科学家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像其他很多工作一样,科学家只有在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处于相对安定的情况下才能发挥高效率,薪金成为调节科学家行为的主要手段。处在商品社会里,科学家从事科学也是其谋生的手段之一。薪金的基本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它维持科学家及其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开支,二是它体现科学家的劳动价值。为了获取薪酬,科学家也必须完成一些组织指定的任务,用创造力实现任务目标。


6、适者生存的竞争制度

  像象棋大师们争夺冠军一样,科学家中间也存在这种智力竞赛。科学家的人数很多,是要完成崭新发现的机会却是有限的,科学中竞争愈演愈烈的事实表明科学界也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体系。竞争的结果是,只有那些得到科学共同体承认的科学家才能在科学界中继续干下去。因此,渴望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即职业承认或者同行承认是科学家既可以是科学家继续从事科学的巨大维持力,也成为激励青年科学家从事科学的动力。

  科学家得到职业承认的方式有几种。首先是能够在专业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并得到他人引用;第二是在重要专业学科团体如协会、学会占有一席之地;第三是获得各种奖励;第四是以各种命名方式被写进教科书,通常有“××时代”如物理学的牛顿时代、生物学的达尔文时代和“××革命”如天文学的哥白尼(N.Copercus,1473-1543)革命、物理学的爱因斯坦革命等富有文学和政治色彩的描述性命名;有“××之父”如法拉第(M.Farady,1791-1867)为电磁学之父、“××学科”如黎曼(B.Reimann,1826-1866)集合、布尔(G.Boole,1815-1864)代数作为某门学科起源的命名;有命名为“××定律”如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原理”如热力学的卡诺(Carnot,1796-1832)原理、“××方程”如电磁学的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常数”如普朗克常数、“××效应”如声学的多普勒效应;还有的被作为计量单位如焦耳(J.P.Joule,1818-1889)、赫兹(H.R.Hertz,1857-1894)、欧姆(G.S.Ohm,1787-1854)等。这些都是对科学家的最高奖赏。


7、几个调查结果

  美国西格玛·赛科学研究会1988年对全美3300位科学家做过调查[6]。5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选择科学的原因是“探索真理与知识的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我来说,科学比其他事情更为轻松或更有乐趣”;16%的人的理由是“希望为改善人类的物质和智力状况做出贡献”;13%的人的理由是“期望成为一个专家”,还有少数人的理由是“因为我具有是我的研究成果引人注目的潜力”和“科学具有比其他事业能获得更多财富的可能性”。

  1991年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对2000对为中国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职业的首先原因进行过调查[7]。38.8%的人是“因为我相信科学技术对国家极其重要”;18.6%的人认为“对我来说,科学技术职业比其他职业更有乐趣”;11.7%的人为了满足“探索真理与知识的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10.7%的人只是“因为组织的安排”;10.3%的人因为“我具有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所必需的能力和献身精神”;4.3%的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4.2%的人是“因为父母和老师希望我做这种选择”。在年龄分布方面,29岁以下的认为科学技术极其重要的占10.3%,60岁以上的人则高达10.3%;29岁以下的人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占10.3%,60岁以上的人没有什么特殊原因的一个也没有。

  1986年国际科学基金会科学秘书雅克·加亚尔对67个发展中国家的489位研究人员进行过调查。这些研究人员选择职业的准则的重要性如下表[8]

准则 重要性平均数 次序
理智的激发 1.41 1
社会用途 2.18 2
职业安全性 2.98 3
晋升前景 2.99 4
教授的影响 3.15 5
社会地位 3.25 6
报酬 3.33 7
父母影响 3.89 8

  重要性基于5级制。1=最重要,2=很重要,3=一般重要,4=不太重要,5=全然不重要

注:
  1 林辰编选,王歌、郑欣译,世界100位作家谈写作,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

  2 [美]S。钱德拉塞卡著,杨建邺、王晓明等译,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

  4张仲梁编,中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5 李克特著,顾昕、张小天译,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年,pp156-157。

  6 转引自张仲梁、鲍克主编《中国科学技术界概观》,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p32。

  7 张仲梁、鲍克主编《中国科学技术界概观》,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p34~42。

  8 周方良主编,知识分子经济政策研究,困境与出路,春秋出版社,1989,p369。




本文有关信息: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
张九庆 著
收录时间:2002.04
来源:授权发表



该作者其它作品:



其它相关阅读:



相关网站:
首页 | 版权声明 | 本站导航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1999-2002 www.OurSci.or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