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News | Magazine | Library | Encyclopedia | Review | Essay | Forum
2002
返回首页
所在的位置:三思→三思藏书架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第三篇 不同类型的科学家(上)

第19章 领袖型科学家


  我所认识的所有真正坚强的领导人,全都由高度的智慧,严于律己,刻苦工作,极其自信,胸怀理想,自己为理想而奋斗,也推动他人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全都高瞻远瞩,有些人的眼光比另一些人更深远清晰。 ——尼克松《领导人》

  领袖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形式,是一个国家、政党、组织的实际领导人或者精神领导人,他们具有潜在的或者实际的权力,但有权力的人并不一定成为领袖。美国著名哲学社会科学家伯恩斯把领袖定义为“领袖是有具有某种动机和价值观以及其他资源的人们,在竞争和冲突的条件下,为了独立或共同实现领袖与追随者的目标而进行动员的交互过程。”[1]

  要成为领袖有3个重要标志。①他必须有一批把个人的追求目标与领袖的追求目标相联系的跟随者;②他必须有一个与追求目标相联系的理论纲领;③他必须建立一个实现追求目标的组织。

  科学家们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地进行个人独立研究的时候,科学界不会出现领袖人物。随着科研组织的出现,学科领域的领袖人物也就随之产生,近代科学以来出现了李比希、卢瑟福、费米、约飞、玻尔等著名的领袖型科学家。


1、科学学派

  科学学派是19世纪大学里普遍开展科学研究并建立起现代形式的实验室后,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更集中、更紧密的科学组织形式。在这个组织里,以某一的科学家为首带领同一机构里的优秀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在同一学科方向上就同一项计划展开研究,并在这一知识领域获得重要成果,赢得社会声望和科学共同体的承认。这种创造性的合作研究小组就是一个科学学派。

  科学学派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学派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形成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科学家集团。广义的科学学派除了包含狭义的科学学派的外,还包括不同时期持有相同信念并有清晰思想发展线索可寻的科学家集合,他们可能并没有真正形成团体。著名的科学学派有有机化学领域的李比希学派、物理学领域的以玻尔为领袖的哥本哈根学派、数学领域的法国布尔巴基学派等。

  形成一个科学学派的条件有:①德才兼备的学术带头人,这个领导人不仅自己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才能,而且能够通过组织管理团结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这个学术带头人就是学派的领袖,也就是领袖型科学家。②比较一致的研究风格,包括共同的研究纲领和有效的研究方法,而且其学术风格是在自由民主的气氛下产生的。③大量成员的存在,因此一个科学学派通常有一个装备精良的实验室或者类似的研究机构。④学派成员的合理流动,研究人员要有补充渠道,学派传统才能有继承性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⑤足够多的研究经费。科学发展得越是深入,科学研究的成本就越高,这需要学派领导人具有筹集各种赞助资金的能力。


2、领袖型科学家的特点

  领袖型科学家是集知识权威、导师权威、组织权威和人格魅力于一身的科学权威,其形成不仅是一个知识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2]。或者说,领袖型科学家其实是科学家—教育家—组织家的综合型人才。

  首先,领袖型科学家必须是科学知识的权威,必须做出杰出的科学贡献,并得到社会承认。不是知识权威的科研组织或者团体的领导都不是领袖型科学家。领袖型科学家是在科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领袖型科学家也不是终身制,只有在创造性处于高峰状态时,才能充当起名副其实的作用。

  其次,领袖型科学家必须是科学导师权威,也就是说学派领袖不仅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且还必须执行传播、扩散学派理论纲领、培养事业接班人的任务。也就是说,学派领袖必须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培养一批学生。

  第三,领袖型科学家必须具有组织权威和迷人的气质。领袖型科学家一般都是科研组织或者团体的领导,具有组织才能和亲和力,能够把众多科学家集合在自己的门派之下。有一批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狄拉克等,他们由于天赋异质,超然不群,可以完全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他们很难作为学术带头人培养出同样的卓越的年轻人才。

  在一个科学研究组织中,领袖型科学家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进行开拓创新所取得成果对其他人起着范例作用,指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并给出基本学术观点,鼓励和帮助群体成员开展创造性工作,热忱地帮助他人取得成就并给与客观的评价,具有战略眼光,能够看清该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引导群体内科学家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索,同时鼓励他人作不同观点的探索工作。

  领袖型科学家能够善于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协调工作;领袖型科学家能够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要有宽大的胸怀,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他会无保留地扩散自己的新的学术观点和新的发现,活跃群体学术空气激发他人的创造性思维,运用自己已有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和地位为群体成员创造条件,积极地扶持别人。


3、李比希:德国科学家链条之源

李比希
  李比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农业化学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发明和改进了有机分析的方法,准确地分析过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合成过氯仿、三氯乙醛和多种有机酸,他还曾与他人合作,提出了化合物基团的概念以及多元酸的理论。李比希开创了农业化学的研究提出植物需要氮、磷、钾等基本元素,研究了提高土壤肥力的问题,因此他被农学界称为“农业化学之父”。

  李比希对化学教学一贯尽心竭力,自1824年回国后,他发现德国的化学教育落后于法国,许多德国大学没有化学教授,化学课由医学博士讲授。化学实验教学的条件就更差了,全国一些著名化学家的实验室,都是私人性质的,只能接受一两名学生做专题研究。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李比希加强了对实验室建设和化学教学法的研究,使化学教学真正具备了实验科学的特色。他的努力得到了校方和国家的支持,经过两年努力,他在吉森大学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学系统,他的实验室可以同时容纳22名学生做实验,教室可以供120人听讲,讲台的两侧有各种实验设备和仪器,可以方便地为听讲人做各种演示实验。

  李比希建立的实验室后来被称为“李比希实验室”,由于这一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第一流的化学人才,所以成了全世界化学化工工作者注目和向往的地方。李比希实验室科研和教学的风格,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李比希还制造和改进了许多化学仪器,如有机分析燃烧仪、李比希冷凝球、玻璃冷凝管等等。这些仪器方便耐用,所以德国的仪器制造商纷纷大量仿制,向外国输出。

  李比希一生为化学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第一流的化学家,如凯库勒(F.A.Kekule,1829-1896)、沃哈德()、施密特(R.Schmidt)、霍夫曼(A.W.Hofmann,1818-1892)等。这些学生的学生后来都成为很多诺贝尔获奖者的老师。我们来看几根师生相传的长链条(括号内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年限和奖项)[3]

  ①李比希—凯库勒—拜尔(J.F.A.Baeyer,1835-1917)(1905化学)—E.费歇尔(1902化学)—瓦尔保(O.H.Warburg,1883-1970)(1931生理医学)—迈尔霍夫(O.F.Meyerhof,1884-1951)(1922生理医学)—李普曼(F.A.Lipmann,1899-1986)(1953生理医学);

  ②李比希—沃哈德—伏兰德尔—施陶丁格(H.Staudinger,1881-1965)(1953化学)—卢齐卡(L.Ruzicka,1887-1976)(1939化学)—赖希斯坦因(1951生理医学);

  ③李比希—施密特—奥斯特瓦尔德(1909化学)—能斯特(W.H.Nerst,1864-1941)(1920化学)—兰格缪尔(I.Langmuir,1881-1957)(1932化学);

  ④李比希—霍夫曼—老珀金(W.H.Perkin,1838-1907)—小珀金(W.H.Perkin,Jr,1860-1829)—R.洛宾逊(R.Robinson,1886-1975)(1947化学)—托德(A.R.Todd,1907-)(1957化学)。

  李比希能够成为学派领袖,一是其作为科学家的声誉获得了吉森实验室的经费,保证了学派从事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二是他大胆进行化学教育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改革,从而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三是李比希能够为学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们能很快从导师那里获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风格,并具体地体现在自己的研究中;四是他那献身于祖国科学事业和追求真理的高尚品德。


4、俄国的约飞学派[4]

  虽然在物理学成就上约飞学派可以与哥本哈根学派、哥廷根学派相比,但在社会影响和深远意义上似乎要超过这两个学派。很少有像约飞那样培养了如此多的研究生,而且领导和指导这些学生又建立了如此多的研究所。约飞在X射线、放射性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30年代后开始把主意力集中到超导体研究中。

约飞
  苏联凝聚物理研究的创始人是约飞,他是苏联科学史上的一位位大人物。约飞在1918年创办了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它成为苏联物理学的摇篮。20世纪20年代是苏联物理学的繁荣期,那时一大批有才华的苏联青年物理学家在约飞的指导下茁壮成长。约飞学派的成员有亚历山大罗夫(后来的苏联科学院院长)、卡皮察、库尔恰托夫(后来苏联原子武器计划的领导人)、朗道、谢苗诺夫(N.N.Semenov,1896-1986)(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沙皇时期的物理学比较落后。在彼得堡(后来改为列宁格勒),物理学家集中在大学里,只有20来位,每次集会时一间小小的房间就能把所有人装下。那时的物理学家大多只能做一些非常简单的研究,而且大都是重复英国科学家的工作。当约飞问自己的老师,他是否可以从事一些别人未解决的问题的研究时,老师的回答是:你或许也能进行物理学新问题的思考。但是如果要做的的话,你应该做J.J.汤姆森和卢瑟福一样的实验物理学家。

  1902年毕业于彼得堡物理研究所,毕业后曾在德国慕尼黑师从著名的物理学家、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学习物理学,1906年回到彼得堡。回国后遇到了来自奥地利的犹太物理学家保罗·艾伦菲斯特。两人就物理学的一些原则性的新问题进行过深入研讨,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从1916年起,约飞在艾伦菲斯特的帮助下,开始定期组织一系列物理学研讨会。这些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个大学的一大批有天分和创造力的年轻物理学家。他的后来的合作者卡皮察、谢苗诺夫、弗伦克尔和卢克尔斯基等都参加了这些研讨会。

  那时,约飞和他的学生只能把活动限制在举办有兴趣的人的研讨和讲座。他们既缺乏人手,也缺乏组织和资料等必要的条件来实施他们的想法。他们不但缺乏设备、房间,甚至连实验用的电都缺乏。更多的是思想的交流。但物质和技术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鲜活的思想,表现出的友谊和对科学的激情。看得见的成功已经显露,生机勃勃的科学生活已经展开。约飞的学生说,约飞教给他们在科学见解的不妥协和坚决,思维的无畏,科学的想象力和激情。

  约飞不仅给研讨会带来了学术气氛,而且他善于利用别的科学家共同承担责任。谢苗诺夫参与了约飞组建研究所的早期工作,后来担任了化学物理学的所长。西涅尔尼科夫负责组织经济的、物质的和技术的条件。他的学生和其他合作者负责训练工程师。

  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除了做了物理学派的诞生地之外,还组织了其他的物理学研究中心,它发起在列宁格勒、哈尔科夫等地创立了15个研究所和上百个工厂实验室。这些研究所的领导人大都是参加过研讨会的科学家或者是约飞的学生。竭力培育堪与世界上最优级别相当的研究工作,并力求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朗道在乌克兰物理研究所建立了朗道物理学牌。约飞学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物理和技术联系起来。

  李比希的学派是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成长的,虽然它促进了德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但没有获得足够的帮助和认识。与之相反,因为新的国家刚刚建立,政府必须把很多的力量化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生存上,约飞建立独立的物理学派成为可能。它能集中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参加者,因为这些参加者满怀对社会的责任和建设新国家的热情。

  约飞学派的成就是:①大约在15年里,苏联以列宁格勒为中心的物理学已经形成,使得国家把发展目标定在国际水准上。尽管沙皇时代俄国在物理学领域也拥有几个伟大的学者,但它在革命前仍然是世界科学的最落后和薄弱的部分之一,这时他们则贡献了文献的16%,苏联的俄文期刊被美国和欧洲研究组织译成英语。②约飞成功地在学派内部建立起理论物理、实验物理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而且建立起了以物理学为根据的技术基础。③约飞训练和教育出来的物理学家能够组织新的研究领域,而不是局限在很窄的专业上。在当时和以后他们能进行一系列成功的研究。


5、玻恩与量子力学

  在量子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有3个关键人物:索末菲、玻尔和玻恩。尽管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贡献有大小的不同,但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领袖型科学家,各自领导了量子理论研究的3个不同学派,即索末菲的慕尼黑学派、玻尔的根本哈根学派和玻恩的哥廷根学派。

  索末菲与玻恩、玻尔研究量子力学的纲领、目标和方法和风格截然不同。索末菲属于古典主义派,他是旧量子论纲领(即经典力学与量子假设的混合物)的维护者,他认为旧量子论的基本假设中的矛盾只是一种有待解决的暂时困难,认为只要精心地做出特设性的假设(例如采取电子椭圆轨道模型代替玻尔的正圆轨道)就可以对付种种反常现象;相反,玻恩则属于量子的革命派,他是旧量子理论的摧毁者,他认为旧量子论本身内在矛盾是根本性的,为公理化的方法所不容,构造特性架设的办法只是权宜之计,新量子论必须另起炉灶,用公理化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索末菲的目标首先是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光谱学上的一个又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能给他带来无穷的乐趣。他本人具备原子光谱类型的丰富知识,他更关心量子理论的实用价值,他有意中不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的天性。相比之下,哥廷根的数学精神和玻尔的科学直觉支配着他们的整个理论物理研究工作。玻恩的目标在于追求普遍性,它的基本特征是使用高度抽象的公理化方法,不怎么强调典型案例的作用,较少考虑具体物理意义。玻尔的理论比较模糊,但是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给后来的物理学家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量子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索末菲被称为是量子工程师,玻恩是量子数学家,而玻尔则是量子哲学家。

玻恩
  玻恩1882年12月11日生于普鲁士布雷斯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小时受父亲(医学教授)影响喜欢摆弄仪器和参加科学讨论。1905年慕名进入哥廷根大学以便听希尔伯特(D.Hilbert,1862-1943)、闵可夫斯基(H.Minkowski,1864-1909)等数学、物理学大师讲学,于1907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受聘为哥廷根大学讲师,1921年玻恩成为哥廷根大学物理系主任和正式教授。在玻恩领导下,哥廷根物理界群星荟萃,形成了一个可以和哥本哈根学派媲美的新学派。作为科学学派的领导人,玻恩的主导作用通过学术本身(包括教学与科研)和组织工作两方面体现出来。玻恩有三个方面的研究课题:晶格动力学、分子结构与玻尔的量子理论。玻恩善于赏识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把弗朗克这样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请来担任编外教授。玻恩与弗朗克经常组织学术活动,每周活动一次的“物理结构讨论班”吸引了大批学生。讨论班的形式是活泼的,不拘礼节,允许争论。20年代先后参加讨论班的主要成员有泡利、海森堡、奥本海默、康普顿、约尔丹、狄拉克、鲍林等。这个讨论班对来量子力学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玻恩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亲切。他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一起参加散步、野餐、讨论各类问题。玻恩和妻子都能弹奏钢琴,常常邀请喜欢音乐的学参加他的家庭音乐会。

  为了繁荣哥廷根的学术环境,1922年6月他把玻尔邀请来访问讲学,做了一系列有关量子论和原子结构的演讲,哥廷根把这次访问的日期称为玻尔节。这一次,德国乃至欧洲的原子物理学家都在这里聚会,玻尔的学生、玻恩的学生和索末菲的学生也在这里听讲。玻恩的学生从玻尔那里学到了依赖于物理直觉、灵感和洞察力的思维特点,为他们注重数理分析的思维方式增加了自觉与想象的翅膀。自由争论的学术气氛是学派健康成长和学术繁荣的必要条件。

海森堡
  量子理论发展史的另两个关键性人物是海森堡和泡利。海森堡原来在慕尼黑学习,是索末菲的得意门生,后来在哥廷根的玻恩那里取得博士学位,1924~1926年又和玻尔一起工作,因此可以说是三个学派的共同学生和代表人物。他兼容并蓄了慕尼黑、哥廷根和哥本哈根三个不同的科学共同体的长处。在索末菲那里他获得理论研究的最基本的训练,1925年他提出矩阵力学得益于哥廷根学派的数学知识和对物理科学的公理化描述的追求精神,1927年他提出著名的测不准原理则无疑受到玻尔的哲学思想的影响。由于在量子力学方面做出的贡献,1932年海森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1921年从慕尼黑大学毕业,毕业后到哥廷根大学担任玻恩的助手,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哥本哈根大学担任玻尔的助手,因此同样可以把泡利看成是索末菲、玻恩和玻尔3人的学生。泡利是大家公认的最出色的、最敏锐的批评家,在量子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中表现出激进的革命态度。1924年泡利在研究反塞曼效应时发现了不相容原理,1930年在解决β衰变的一个问题是提出了中微子假设,这个中微子在1953年被发现。泡利因为提出不相容原理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玻恩似乎没有他的学生幸运,他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受到了包括爱因斯坦、普朗克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的反对,直到1954年才获奖。


6、卢瑟福:导师型领袖

  英籍新西兰裔科学家卢瑟福由于研究放射性物质和对原子核的研究而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而闻名,而他更大的名声是培养了一大批获得诺贝尔奖科学家,成为了造就优秀科学人才的伟大导师。他先后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英国的曼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担任教授,走到哪儿他都能聚集一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和访问学者,并和他们共同做出或者指导他们做出了一系列伟大的科学发现。

卢瑟福
  卢瑟福的学生来自十几个个国家,由他直接培养并沿着他指导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而获诺贝尔奖的达11人,由于受到他的影响和间接作用而获诺贝尔奖的还有几人,如果再加上几位具有获奖水平而未能获奖的“第41席占有者”,卢瑟福培养的伟大科学家将近20位。这无疑是个人培养伟大科学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些人中包括在麦克吉尔大学时的助手索迪和哈恩;在曼切斯特大学时的玻尔、海尔韦希,在剑桥大学时的查德威克、布莱克特、阿普顿、鲍威尔、考克饶夫、瓦尔顿和卡皮查,以及受到影响的阿斯顿、狄拉克和贝特,他们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未获奖的盖革(H.Geiger)、马斯顿(E.Marsden)、莫斯莱(H.G.J.Moseley)、奥立芬特(M.Oliphant)等著名物理学家。

  卢瑟福能成为领袖型科学家的原因是:①他的“科学是国际的”的观点。他认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主张实行有教无类。无论是在蒙特利尔、曼切斯特还是在剑桥,他一方面与有关国家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另一方面又打破国家、种族和信仰的界限,广泛招收和培养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卢瑟福识别人才就像他的科学研究一样,有着敏锐的慧眼和深邃的洞察力。卢瑟福破格录用卡皮查是一个典型例子。卡皮查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年轻人,具有共产主义意识,要收这样的人需冒一定风险;而且那时研究生招生名额已满,但是卢瑟福还是因为卡皮查灵活、锐利的头脑把卡皮查留了下来。③对人具有亲和力。卢瑟福对人热情、诚恳,与人为善,团结每一个成员。几乎所有在他身边工作或者学习的人,一旦和他交往,就会结成终身友谊。卢瑟福帮助学生选好研究题目,鼓励和关心他们的实验研究,但在文章发表时却不署自己的名字。④顺应时代需要改革科研管理体制。由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由一两个研究指导负责的科研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管理上的要求。卢瑟福在卡文迪什实验室设立了4个大组并由组长分头负责的新体制,从而发挥其他科学家的管理和带头作用。


7、德尔布吕克与噬菌体研究小组

  噬菌体研究小组是由不同大学的科学家在一起或者分散地研究病毒细菌即噬菌体的非正式的组织,其核心人物是德尔布吕克(Max Delbruck,1906-1981)、卢里亚(Salvador Luria,1912-1991).和赫尔希(Al Hershey,1908-),他们于1969年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其杰出人物还包括因发现DNA螺旋结构而1962年获诺贝尔奖的沃森和1975年获奖的杜尔贝科(Renato Dulbecco,1914-),其他成员还有核链式反应之父西拉德和原子科学家默里森(Phillip Morrison)等。

  德尔布吕克早期的兴趣是天文学,当意识到德国天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衰败后,便转向了量子力学。1931年的夏天德尔布吕克来到哥本哈根,在玻尔的指导下学习。后来噬菌体小组的开放、批评的学术风气也得益于此。他也曾同迈特纳一起工作,但是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的科学气氛使他无法忍受,1937年他得到洛克菲勒基金的赞助而到了美国,1938年迈特纳等人就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德尔布吕克对生物学的兴趣也是首到了玻尔的影响。他认为物理学的互补原理可能于生物学有类似性,沿着这条道路研究会有新的收获。特别是1938年8月玻尔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生命过程是物理和化学过程的互补的观点,直接使德尔布吕克的兴趣由物理学转向了生物学。

  1937年他曾希望到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的实验室谋求职位,研究果蝇。但到达帕萨迪纳后,他遇到了艾里斯(Emory Ellis),艾里斯把噬菌体介绍给了德尔布吕克。德尔布吕克深厚的物理学背景知识使自己马上认识到了噬菌体的重要性:噬菌体对生物学就相当于氢原子对物理学一样。

  1940年德尔布吕克在范德比尔大学获得了一个职位。1941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德尔布吕克遇到了卢里亚。出生于意大利的卢里亚虽然不是物理学家,但对物理学感兴趣。两人在噬菌体这个话题上产生了共同的兴趣,来到了位于纽约的内外科医学院卢里亚的实验室,进行了两天的实验,奠定了他们后来十多年合作的基础。1941年夏天, 德尔布吕克计划参加在冷泉港举行的年度学术会议,邀请卢里亚前往,以便在会后的时间继续实验,卢里亚接受了邀请。噬菌体小组就正式诞生了。1943年,德尔布吕克邀请在华盛顿大学进行噬菌体研究的赫尔希到范德比尔大学共同做一些实验,这样噬菌体小组的3个核心人物真正走到了一起。

  德尔布吕克是这个群体的精神领袖,一个具有超凡魅力和才气横溢的、由物理学专项生物学研究的德籍科学家。首先是德尔布吕克把噬菌体的研究从含糊的经验知识变成了一门精确的科学。他分析和规定了精确测定生物效应的条件,与卢里亚一起精心设计出定量的方法,并且确立了统计求值的标准。有了这些,才有可能在后来展开深入的研究。德尔布吕克和卢里亚的长处或许主要在于理论分析,赫尔希则是突出地表现出是一位非常熟练的实验家。他们三位在这些方面也是很好的补充。

  克兰在《无形学院》中,认为噬菌体研究小组的许多特征和在法国活跃了30年、数学上著名的布尔巴基学派有相似之处。例如,在研究领域中提出激进的新方法;小组成员对彼此的著作持强烈的批判态度;道德高尚;有清楚的研究风格;有几个声誉极高的领袖人物,它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保持了对小组的献身精神;小组内威信较低的成员是流动的;容易吸收新成员;小组中很多成员是分散的,小组的活动集中在他们的领袖人数所在的一个或两个研究机构。[5]

  德尔布吕克是一位物理学家,卢里亚是一位内科医生,赫尔希是一位生物化学家,他们三个人互相配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他们各有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法,因此能够对一些根本问题展开真正的“集中攻击”,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但又保持密切的联系。起初,他们形成自己的学派,他们所创造的富有启发性的学术气氛吸引了一些来自不同领域、有着许多不同观点的有才华的科学家。在他们的指导下,事业以爆炸性的速度向前发展。1943年,德尔布吕克和卢里亚证明,在对噬菌体敏感的细菌培养液中,由于自发变异和选择,出现了对噬菌体由抵抗力的变种。1945年,赫尔希和卢里亚各自独立的发现:噬菌体和它们的寄主菌体一样发生自发的变异。1952年,赫尔希和助手蔡斯(Martha Chase)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时核糖核酸起着基本作用。1953年,受到这个研究结果的启发,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德尔布吕克后来指导博士后研究生杜尔贝科介入肿瘤病毒学的研究,杜尔贝科由于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遗传之间的相互作用,1975年与巴尔的摩、特明(H.M.Temin,1934-)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注:
  1、詹姆斯·麦各雷戈·伯恩斯,领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pp501-502。

  2、李伦,试论科学学派的形成机制,科学学研究,1997(3)。

  3、参见《历史上的自然科学研究学派》(张家治 邢润川主编,科学出版社,1993),p10

  4、Helmut Steiner Scientific Schools in Socialism: The Example of Abram F. Joffe's Physicists' School.,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edited by János Farkas,Akadémiai Kiadó,Budapest 1979,p191-201

  5、戴安娜·克兰著,刘珺珺等译,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华夏出版社,p33。




本文有关信息: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
张九庆 著
收录时间:2002.04
来源:授权发表



该作者其它作品:



其它相关阅读:



相关网站:
首页 | 版权声明 | 本站导航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1999-2002 www.OurSci.org,All Rights Reserved.